
浏览次数:214
作品名称:文徵明( 1470~1559 ) 文元善( 1554~ 1589 )、 董其昌( 1555~ 1636 )、 倪元璐、(1593~1644) 侗1551 ~ 1612 ) 王时敏1592 ~ 1680 ) 申时行1535 ~ 1614 ) 陈元素[明]等十五家明贤信札册 尺寸: 材质:纸本
文徵明( 1470~1559 )
文元善( 1554~ 1589 )、
董其昌( 1555~ 1636 )、
倪元璐、(1593~1644)
侗1551 ~ 1612 )
王时敏\1592 ~ 1680 )
申时行\1535 ~ 1614 )
陈元素[明]等十五家明贤信札册
图录号: 16
估价RMB: 1, 500,000 - 2,500,000
成交价RMB: 2,300,000(含佣金)
文徵明( 1470~ 1559 )、文元善 ( 1554~
1589 )、
董其昌(1555~1636)、
倪元璐
(1593~1644)
邢
侗(1551
~
1612 )、
王时敏( 1592 ~ 1680 )、
申时行
(1535~1614)、陈元素[明]等十五家
明贤信札册
纸本
册页(共三十八页)
题嵩:
明贤书问。
钤印:光炜庚辰年以后作
(朱)
识文: 1.区区有事往胥门] , 径到东禅相待也。
徵明顿首。子重先生。
2.承委不敢克璧,若如此标箴,得罪先
圣贤矣。姑付去,万勿即用,容暇适时另为
之。其原稿留照。写小诗一-首尘览。欧二帖容
日另借看之。太液贤弟,弟元善顿首。
3.东坡有云,我虽不善书,晓书莫如
我。苟能通其意,自谓不学可。此语深于论书
者,然惟行草尔。今足下依韵书集古隶,而变
化曲折,备极姿态,尤书家所难,即以继文徵
仲可也。腊月癸丑日时行顿首。口之词丈。
4.日俟我元兄亲家驾还申吊,不意耽延
渐久,中如焚灼,造谒应不出冬际也。忽拜素
书,眷焉相念。我亲家于苫次详娓如此,且感
且服。秋气入怀,万万节哀自玉,以需襄典,
弟不胜倦倦。拙书四帧附。弟侗顿首。
5.细思仁丈事,必得季木具疏陈请,且
叙不烦葬银之意,为可立决。公家少传兄弟物
情所归,此举于季木声价亦重也。何如何如。
内养陈君明旦且至矣。华口丈。其昌顿首。
6.雅蘸不克与,乃薄福人宜尔,然心醉
十分茗芋矣。 仁兄有意,山斋自 可以村沽佐谈笑,不必携尊,幸多致公旦也。弟尚未称千秋觞,正惶汗,复承贶旗枪新辞干,银鳞初出水,一时为珍。藜藿之赐,万万不望此,对使
若惊,感激何可云喻。容面九顿首,言谢谢,胡能尽。小弟元素顿首。日方词兄先生。
7.远劳玉趾惠顾蓬茅,愧主人无投辖之诚,未遂平原十日之饮耳。然高情雅谊,真薄
云汉矣。昨承腆贶,璨焉盈廷,感戢之私,匪可言喻。第弟病骨,既末能远谢潭府,敬嵩下价代叩行台, 舐领方刻,馀仪璧谢。临楮无任惶仄。弟瑗顿首。冲。
8.昨蒙九鼎嘘植,已荷殊恩。而手喻勤拳,许以新正面为缓颊。齿牙馀润,遂令枯条瘁叶忻忻向荣。金石可销,此谊难泯。先祖父有知,犹当图报魏草,而小子敏举家衔戴,矢效捐糜,又不。钤印:白賤(白)
9.履端以来,未获瞻觐,良用耿悚。时因独子侯试,尚尔羁栖。竣事东归,容图躬谢
以别耳。仁和县童汤寰,舍侄女之次子也,府案以落孙山, 敢希鼎吕立。致本府黄公祖,得
附缀册末,小子有造矣。寰之兄宾,执箕门下有年,教诲之德,久为之赋绵蛮。亦惟老公祖
推恩终善,卸颂何纪。贱名正具。左恪。钤印:元璐(白)
10.前承委,且辱过礼,尚容图报。志草呈览,乞批示改正之,容面请教。不一。弟
名正具。冲。
11.曩者台驾过敝邑,晚生以垂髫童子获辱尊叔,盛加体貌,固已刻铭肺腑矣。兹又
拜宠贶之及,区区小子,何敢当长者棬恺耶。谨此申谢,无任主臣。贱名正具。
12.新墨选卅六首,便初学耳,殊不足以质大方,然不敢不以呈览也。田君文自是灵异,初阅之殊甚喜,看多则觉力薄,止录其首篇及风文可也。馀不既。志翁贤弟。生问立顿首。
13.相商泛舟之举,必在月夜为畅。不料连朝旦雨,老亲台又命匆匆发驾。奈何奈何。成扇八柄、纸二幅统书上验收,再图别教。志翁王爷台。教弟运泰顿首。
14.昨承我亲家台驾临况山村,野人葵菽,无能俱东道之礼,至今耿歉未复也。尊翁
老亲家书已濡笔矣。偶有小事未妥,遂尔暂辍, 俟其事有叙,即驰上。或近有京使即就便
附往,亦无不可者。涓吉便觉损惠良多,谨对使乎口入又谢。馀不备。生潆顿首。钤印:潆(朱)
15.峄县=尹杨应祥,江西丰城人,李舍亲酌行无追随年翁甚奉此复。弟普顿首。题跋: 1.此册所收计明人书问十五通,略依其时日先后为之次第。其中可考者九人,待考者
六人。第一札文徵明,名璧,长洲人。书画当世即称大家,与唐子畏、沉石田、仇十洲并为
明代四宗。其后数世皆以艺事传。生于成化六年,卒于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明史有传。
第二札文元善,字子长,徵明孙嘉子,书画逼似其父。生于嘉靖三十三年,卒于万曆十七
年,年三十六。妇翁王百穀铭其墓曰,画品第诗品第一。以祖孙相从,附徵明后。第三
札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吴县人。善真行草书,有赐闲堂帖行世。盛行大江南北之玉蜻
蜓传奇,即申之轶事也。生于嘉靖十四年,卒于万曆四十=年,年八十。明史有传。第四札刑侗,字子愿,临清人。画入北苑、大痴堂奥,书得右军神髓。高丽人求其书,与黄金同
价。与米万锺、董其昌、张瑞图齐名,刻有来禽馆帖。生于嘉靖三十年,卒年不详。第五札
董其昌,字玄宰,华亭人。书画并为明代巨匠。生于嘉靖三十四年,卒于崇祯九年,年八
十二。明史有传。札中所称季木为王季木,渔洋叔父也。第六札陈元素,字古白,长洲人。
工诗文,楷法欧阳,草入二王之室。善画墨兰,寸缣尺素,人争宝之。生卒年未详,其画款多署万曆。
第七札署瑗,按明万曆前后书画家名瑗者二人。杨瑗,当涂人,善画菜有生趣。二、冯瑗,字德韫,临朐人,书法近东坡。其所著开原图说原抄本,藏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为明代有关边防之孤帙。-者不知孰是。第八札不全,无下款。信中称小子敏,审其文意与书体,当是王时敏早年手笔。时敏字逊之,号烟客,生于万曆二十年,卒于康熙十九年,年八十九。清史有传。旧之论画者以为四王冠冕。此札盖在崇祯初年,时敏初入仕时,有求于当时朝臣中之有世交者而作。所称先祖父为王锡爵。第九札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上虞人。善作竹石水云,苍润古雅,尤工书。得之者至贵于张二水、王孟津。生于万曆二十一-年,崇祯十七年闯王入京时自缢死,年五十二。明史有传。第十札署名正具。第十一札署贱名正具。第十二札署问立。
第十三札署运泰。第十四札署漾。第十五札署普均。待考。石君谷风谓第十札为顾亭林书
似不足信。惟诸札笔墨气息均可信其为明人。此册初藏新城王氏渔阳后人也,继为石君谷风
所得,今归平羽先生。朋好为之考证,爰综合各家所见,志之于此。一千九百五十一年九月
十五日,湘乡曾昭燔谨识。钤印:燭(白)
2.明代书人皆尚帖学,故尺牍虽寥寥短纸,笔墨皆闲雅可观。此册所集自衡山祖干下
及明季凡十馀家,邢东陈倪并称妙迹。然鸿宝先生当时以敢言见高节,此札乃为人作请托
语。烟客一札似亦有涉辞讼。盖明末士大夫关节交通之习大率如是,虽贤者不免。今乃从书
问中流露此铁证,亦可为治史者之一-助也。辛卯(1951年)重九,病起晴光满窗,为平羽先生题,
当一笑。光炜
钤印:胡小石(白)胡光炜(朱白)
3.明贤笔札随意挥洒,往往不尽心于书法,然皆有可观心,其落落不俗故也。为平羽先生题。壬辰( 1952年)夏日,尹默。钤
印:沉尹默(白)
4.第十札平淡中无限气势,余信其为亭林之书,不识方家以为如何。羽。钤印:徐平
羽(白)布套题签:明贤书问。十五通,跋四。钤印:
徐公(朱)
签条:1.明贤十五家遗札。光炜。钤印:圣同(朱)
2.明贤书问。王献唐题。
钤印:栗峰(白)鉴藏印:曾在高邮王元健处(朱)平羽錳赏(朱,三次)谷风审定(朱,六次)徐平羽(白,二次)青箱书屋(朱)平羽鐙赏(朱)王氏元健(朱)平羽鉴赏(白)王氏元健(白,二次)
出版:《 玉莲斋藏画》P112-125 ,荣宝斋出版社, 2006年。说明:此册计有文徵明、董其昌、倪元璐、邢侗、王时敏、申时行、陈元素、文元善等十五家信札十五通二十三页。沉尹默、胡小石、曾昭燭、徐平羽题跋。石谷风、徐平羽等旧藏。胡小石题嵩。
胡小石、王献唐题签。据曾昭燭题跋,其所记为综合藏家徐平羽朋好对此册所作的考证,其中第八札中“小子敏”,应为王时敏自称。根据信的内容和书法风格,推断此札为王时敏崇祯初年所作,傺其早年手笔。此时王时敏初入仕,写信有求于当时朝臣中有世交者。信中"先祖父”即为王锡爵。王锡爵(1534~1610),字元驭,号荆石,苏州太仓人。嘉靖四十- -年会试第一。
授编修。累迁至国子监祭酒。进礼部右侍郎,后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又据曾昭爝题跋所记,旧藏家石谷风认为册中第十札为顾炎武所书,但跋中没有完全肯定他的说法。然而徐平羽跋中仍认定第十札即为顾炎武所书。二位藏家均持此-说法,应有所根据。可惜信中内容所涉具体事情不详,又不以名号书款,故难以考证。文徵明信札上款“子重”即为汤珍。汤
珍[明],字子重,长洲(今苏州)人。以岁贡授崇德县丞。工诗文,擅书画,常与文徵明
等人交游,赋诗作画。信中提到“胥门]径到东禅寺相待”,东禅寺原在苏州城葑门内 ,胥门
和葑门门相对,而东禅寺旧址上仅剩方塔"文星阁"在今苏州大学校园内。嘉靖时期此地为
苏州县学所在,一时名流皆在此雅集。董其昌信中"季木”即王象春,王士祯叔祖父。王象春( 1578 ~ 1632 )原名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又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属山东淄博)人。万曆三十八年(1610)榜眼。万曆四十年(1612)任顺夭乡试同考官,后在南京历任大理寺评事、工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吏部郎中等职。其才气奔逸,为诗宗前后七子之一。著有《问山亭集》等。
作者简介:1.文徵明(1470~1559),初名
壁,字徵明,更字徵仲,号衡山、停云,别号
衡山居士,斋名停云馆,江苏苏州人。贡至京
师,授翰林院待诏。文师吴宽。书学李应祯
擅行草与小楷,尤其小楷温纯精绝。绘画初师
沉周,后致力于赵孟煩、王蒙、吴镇诸家,于
山水、人物、花卉无所不精,是继沉周之后吴
i门画派的领袖。与沉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2.文元善( 1554~ 1589 ),字子长,号虎丘,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嘉
子。书、画逼真其父,作山水木石,殊多逸致。惜早逝,未竟其能。妇翁王樨登铭其墓
日: "画品第一 ,诗品第二=。
3.申时行(1535~1614),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长洲县(今属苏
州市)人。政治人物,曾任首辅。赠太师,諡文定。善真、行、草书。著作有《书经讲义会
编》《召对录》 《纶扉奏草》《申定公赐闲堂遗墨》等。
4.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
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临邑县(今属山东德州)人。明万曆二年进士,官至陝西太
僕寺少卿。善画,能诗文,工书,书法为海内外所珍视。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
"晚明四大家”。
5.董其昌(155~1636),字玄宰,号香光、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人。
万曆十七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诏加太子太保。才华俊逸, 少负盛名。工诗文,善书
画,精鉴赏。书法超越诸家,以行楷称绝一代,与邢侗、米万锺、张瑞图并称“晚明四
家”。其书法自成一家,对明末清初书风影响很大。山水师董、巨,以黄、倪为宗,以禅论
画,有“画分南北宗”之说,著有《画禅室随笔》等。
6.陈元素[明],字古白,号素翁、处廓先生,江苏苏州人。万曆三十四年应
乡试不第。早负才名,工诗文、楷法欧阳,草入二王。工山水,尤善写兰,兰叶偃仰,墨花
横溢,超然出尘,得文徵明之秀媚,而更气厚力沉,为王穀祥、周天球所不及。寸缣尺素,人争宝之。
7.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懦斋、西田主人、西田遗老、归村老农、稻香庵、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今属苏州)人。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少卿,人称'王奉常”。
与董其昌、陈继儒友善。与王鉴、王暈、王原祁而称'四王’加吴歷、恽寿平称“清六家”, 为正统山水画家领袖。
8.倪元璐(1593~1644),字玉汝,号鸿宝,别号园客,浙江上虞(今属绍兴)人。天啓二年进士。官至户、礼两部尚书。学力深邃,落墨超逸。工山水,精书法诗文篇世所重。
鉴藏者简介:1.石谷风(1919~2016),原名振华,斋名古风堂,湖北黄梅县人。早年从
王云习画。1937 年七七事变后考入北平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院,师从黄宾虹、张大千等。
曾任安徽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博物馆研究员等,著有《石穀风画集》等。
2.徐平羽(1909~1986),
原名王为雄,字元健,室名青箱书屋,江苏高邮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1930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博物院院长、.上海市委宣
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跋者简介: 1.胡小石( 1888 ~1962 ),名光炜,号夏庐浙江嘉兴人。南京两江师范毕业,李瑞清得意弟子。毕生从事教育及学术研究。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南京博物院顾问等,曾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著有《胡小石论文集》等。与
林散之、高=适、萧嫻合称“金陵四家”。
2.曾昭燭(1909~1964),女
湖南湘乡人。考古学家,南京博物院院长,中国最早一-批参加田野考古的女考古学家,曾国
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与陈寅恪家族焉姻亲。南京中央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毕业,曾
主持发掘南唐二陵(李弁、李璟)。
3.沉尹默( 1883~ 1971 ),原名君默,号秋明,斋号匏瓜庵,浙江吴兴人。现代书法大家。曾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文联副主席、 . 上海中国画院画
师、.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首任主任委员。题签者简介:王献唐(1896~1960),初名
家驹,改名琯,以字行,号凤笙,晚号向湖老人。室名双行精舍、五灯精舍、海岳楼、百汉
印斋、那罗廷室、顾黄书寮、平乐印庐,山东日照人。解放前长期担任山东省立图书馆馆
长。当代考古专家,对于钟鼎彝器、出土文物及书籍版本、瓷器鉴别,无一不精,又工书画。本条艺术家的书画成交信息已通过东方艺术天地审核被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收录。名家书画成交记录信息,网络书画成交记录信息,书画拍卖成交记录信息,建立全方位书画成交记录档案,便于书画成交记录信息查询。书画成交记录网是书画成交记录免费查询的权威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