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成交记录/东方大数据

中国近现代史上集政治家、学者、书法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章士钊的书法价值——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

浏览量:207

章士钊(1881—1973)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集政治家、学者、书法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尽管其政治与学术成就更为人所熟知,但其书法艺术同样具有独特的风格与收藏价值。章士钊书法成交记录 他的多幅书法作品成交数据成功入住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

QQ截图20250506100626.png

一、章士钊的艺术特点

1. 书风融合多元,以“二王”为根基

   章士钊早年书法以王羲之《兰亭序》及黄庭坚风格为根基,后融入何绍基的浑厚、董其昌的秀逸,并参以杨凝式的疏朗和北魏书风的刚健。其行草作品如《踏莎行词》立轴(1942年作),既有“二王”的流畅清雅,又兼具宋人笔意,墨色雅淡,笔画富于变化,横画中独特的S型曲线形成飘逸动感,被称为“鸟羽体”。

QQ截图20250506100035.png

2. 笔法独特,兼具内敛与灵动  

   其书法以行楷、隶书见长,行笔内敛而不露锋芒,结体以长形为主,兼有扁势。隶书则古拙浑厚,或纤细灵巧,强调波势的律动美。小字尤为活泼,侧锋与露锋交替使用,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3. 理论与创作并重

   章士钊虽不以书法家自居,但对书学有深刻见解。他在《入秦草》中探讨《兰亭序》的篆法运用,并支持高二适在“兰亭真伪论辩”中的观点,体现其学术深度。其书法实践与理论相辅相成,作品兼具文人意趣与历史厚重感。

QQ截图20250506100151.png

二、章士钊作品的收藏价值

1. 市场认可度高,拍卖表现稳健  

   章士钊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中备受关注。例如其1924年与胡渊合作的成扇《溪山高士图》以32,200元成交,高于估价;2017年保利春拍推出的“章士钊遗珍”专场,包含诗稿、信札等文献114件,展现了其作品的文献与艺术双重价值。近年拍卖中,其书法作品多集中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区间,具有稳定升值潜力。

QQ截图20250506100217.png

2. 历史与文献价值突出

   章士钊作为民国政坛与文坛的核心人物,其书法作品常涉及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交往。例如为陈独秀辩护的慷慨辩词手稿、与潘伯鹰等人的诗札往来,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研究近现代史的珍贵史料。其晚年巨著《柳文指要》手稿亦被列为文物出境限制范围,凸显其文化地位。

3. 稀缺性与独特性

   章士钊书法存世量有限,且多与名人上款相关(如邓定远、邱震生等),进一步提升了稀缺性。其融合政治、学术与艺术的跨界背景,使其作品在收藏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QQ截图20250506100406.png

三、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收藏建议

1. 关注名人上款与历史关联性  

   章士钊与陈独秀、沈尹默、潘伯鹰等名流的往来作品(如诗札、题跋)更具收藏价值。例如1937年致沈尹默的信札,兼具文学与历史意义。

2. 注重作品来源与出版著录

QQ截图20250506100809.png

   经权威出版或展览的作品(如《三宁斋藏近现代名家书画·成扇卷》收录的成扇)更受市场认可。

3. 综合评估艺术与文献价值

   其书法不仅需从笔墨技法评判,更应结合内容的历史背景。例如为戴笠所作挽联,既体现文学造诣,亦反映复杂的历史评价。

章士钊的书法艺术融合了传统文人的笔墨修养与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深度,其作品兼具艺术性、历史性与稀缺性,是收藏市场中不可忽视的潜力领域。对于藏家而言,需结合市场动态、作品来源及历史背景进行综合考量,方能充分挖掘其价值。

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

20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