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成交记录/东方大数据

“同光体”领袖郑孝胥的书画艺术及收藏价值——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

浏览量:272

QQ截图20241210110000.png

郑孝胥(1860-1938),近代政治人物、书法家。福建省闽候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兼文教总长3年辞隐。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得力于北魏碑。所作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他的书画成交数据成功入住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

书画特点

 QQ截图20241210110435.png   QQ截图20241210110530.png

• 书法:郑孝胥以擅长行书著称,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清刚、遒劲、凝练的独特风格。其笔法并不精到,但注重笔画间的轻重对比,捺笔成弯曲笔,似冰球棒。字富有节奏,上紧下松,横竖笔画夸张,出锋凌厉,笔力由弱至强,姿态奇异有韵味。且充分吸纳碑与帖的长处,保留楷书严整,延续隶书优美圆润.

 

• 绘画:郑孝胥绘画以山水、花鸟为主,其山水画注重意境营造,以简洁笔墨勾勒出山水轮廓,再以淡墨渲染出云雾、水流等,展现出山水的清幽高远。花鸟画则注重对花鸟形态和神韵的刻画,以细腻笔触描绘羽毛、花瓣等细节,使花鸟栩栩如生,色彩搭配上淡雅清新,体现文人画的审美情趣。

 QQ截图20241210110454.png

市场价值

 

• 艺术价值奠定基础:郑孝胥的书画作品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较高艺术水准,其书法对矫正当时书坛弊端有积极意义,绘画也展现出深厚传统功底和创新精神,为市场价值奠定基础.

 

• 历史意义增添价值:他处于清末至民国的特殊时期,其书画反映当时文化氛围和审美趋向,对研究近代社会变迁及文化传承发展有重要历史意义,增加了作品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QQ截图20241210110712.png   QQ截图20241210110541.png

• 市场认可度较高:尽管其人品遭人诟病,但书法在当时就备受追捧,一字千金,如交通银行的匾额题字至今沿用。从拍卖市场来看,其作品价格也较为可观,如2024年某书画甄选的四尺竖条成交价两万多,嘉德拍卖的行书《坦白》镜心成交价21.85万等.

   QQ截图20241210111645.png QQ截图20241210110857.png   QQ截图20241210111703.png

• 稀缺性提升价值: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经历,其作品存世量有限,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流通,稀缺性越发显著,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价值。

艺术家的书画成交信息已通过东方艺术天地审核被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收录。名家书画成交记录信息,网络书画成交记录信息,书画拍卖成交记录信息,建立全方位书画成交记录档案,便于书画成交记录信息查询。书画成交记录网是书画成交记录免费查询的权威公众平台。


东方大数据书画成交记录网

2024.12.10